首页
>> 保密技术 >> 保密技术动态

武汉战“疫”给信息安全带来的启示
发布日期:2020-04-27浏览次数:

2020年,这场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只巨大的“黑天鹅”,其破坏力、冲击力和影响力都远超17年前的SARS病毒疫情,对中国社会和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对信息安全领域也有太多启示。

1.技术成为社会治理的核心。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这些技术是信息安全领域的核心龙头技术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但是,从这次疫情的冲击来看,我们对这些技术重要性的认识还要再上一个台阶: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这些技术是信息社会的核心驱动因素。

在信息社会,从运行到治理,技术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技术是万万不能的。技术成为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信息社会的基本要求,这样的理解顺理成章:信息社会是由信息技术驱动的,而信息技术的核心就是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这些技术。中国目前处在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要以技术为核心建立,也就是说,这些技术本身已经超越了技术的范畴,而应当成为信息社会的核心驱动因素。

2.智慧城市功能可以更加丰富。应对传染病,关键是发现和隔离传染源,追踪、管控密切接触者。从建立隔离病房、定点医院,到封城、封路、居家隔离,这些行动背后的本质需求是对个体的精准管控。如果对每一个个体都能从时空角度给出轨迹,就能迅速达到这样的目标。这正是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用武之地。当前,国内很多城市都在建设智慧城市,但是很多都局限在公共交通、市政管理和平安城市的角度。这次来势汹汹的疫情,给出了智慧城市的又一个发力点:精准的人员管控。

在目前的疫情防控中,已经有科技公司联合运营商、疾控部门开始整合数据资源支撑管控,取得了初步效果。但是,目前的精度和准确率还不能满足疫情防控的全面需要,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我们即将进入的是万物互联时代,庞大数量的人员精准管控,从数据基础、算法、算力等方面来看都是可以达到的,这需要站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角度,由国家来组织实施,打通数据壁垒、攻研关键技术,并对数据安全保密进行充分保护。目前,我国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一流,只要有好的思路进行顶层设计和协同规划,将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等功能协同起来,就有可能实现下联智慧社区,上通智慧城市,最终汇聚形成智慧中国的大格局。

3.舆情监管可以更加智能。信息社会的组织形态,呈现出迅速扁平化的趋势。以新闻媒体为例,17年前的SARS病毒疫情,大家主要通过电视、报纸和新闻网站获取信息。而面对这次疫情,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大行其道,大家通过手机就能及时获得想要知道的资讯。自媒体时代,这种扁平化的信息发布方式,使网络空间充斥了各种各样的信息,有的是缺乏调查的假消息,有的是伪科学,有的是境外敌对势力的恶意攻击。

从社会治理的角度看,必须适应这种信息爆炸、扁平化信息社会的现实。在巨大的社会危机面前,事实和谣言的对抗是另一个战场,其本质是舆论导向的争夺。必须要利用及时、公开、透明的信息公布来对抗谣言。国家要加强上网信息内容安全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如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舆情监管,以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内容安全,全面应对网络谣言,对谣言及早发现、迅速响应,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打赢舆论阵地保卫战。

4.在线办公、在线教育等迎来发展机遇。由于疫情影响,在线办公成为主流,各种在线办公软件下载量纷纷呈现爆发式增长。与此同时,全国大中小学也开始网上教学。在线办公和在线教育,包括远程医疗等信息化手段对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是显而易见的,这些在线的工作和学习模式是信息社会的主流模式,目前制约其推进和发展的是习惯而不是技术。危机中也有机遇。这次疫情,提供了一个契机,可以推动社会习惯的转型升级。中国信息产业发展良好,特别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先进,如果抓住这次转型升级机会,正如17年前的SARS病毒疫情推动了中国电子商务和互联网的大发展一样,中国也可以抓住这次机会,打好信息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基础。

5.“智能制造”发展迫在眉睫。中国是世界工厂,但是由于疫情影响,很多企业无法复工,正常生产无法进行。智能自动化的技术,如机器人技术,可以承担起大多数简单的重复性工作,这对抗击传染病的场景,对工作人员有较大危害和威胁的场景也同样适用。因此,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撑下,生产、运输、销售各个环节可以有效减少人工参与,智能机器人、无人机、自动驾驶、无人工厂等智能自动化领域将迎来大发展。

愿景虽然十分美好,但是我们也必须注意,在整个社会生产、生活信息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信息的安全保密至关重要,不容忽视。

1.用户隐私的保护。个人信息在大数据时代基本很难保密。因此,关于大数据的使用要特别注意用户隐私的保护。只有涉及国家和社会安全的情况下,个人乃至全社会的信息才能够被使用。因此,这些技术和数据应该掌握在国家手里,并通过技术措施和法律手段进行严格的保护。

2.重视安全和保密。从宏观上说,信息安全是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也是信息社会安全的基础。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这些技术应用于社会治理和生产、生活过程中,信息安全和保密是第一位的。只有安全保密、自主可控的信息基础设施、信息系统、设备和应用才能满足使用需求。从微观上说,在远程办公、移动办公等使用场景下,个人必须要特别注意遵守保密纪律,不能在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平台上存储、处理、传输国家秘密信息。

3.信息安全技术可以为防疫工作所借鉴。在人群中找到感染病毒的患者,并进行应急响应,包括实施隔离,控制传染,进而溯源取证,评估危害,保护易感人群,这个方法和思路其实和信息安全领域查杀网络或者计算机病毒是类似的。因此,在未来的防疫系统里,信息安全技术大有可为。特别是在传染病监控管理响应等信息化系统设计过程中,信息安全的很多方法、手段,如身份认证、访问控制、边界防护等都有用武之地。

(转载自《保密工作》杂志2020年第3期)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