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保密宣传展 >> 保密宣传文字类

“温树”不言
发布日期:2021-06-09浏览次数:

/盛荣良

    近日翻阅《夜航船》,其中“温树”的典故让人印象深刻。典故的主人公是西汉御史大臣孔光,他工作严谨,非常注重保密,自己回到家里也从来不提朝中政事。有一次,家人聚会,有人好奇心重,问孔光:“温室省(孔光在宫内的办公地点)中树皆何木也?”孔光默然不答,像没听见一样,转而说起其他事,岔开话题。孔光连温室省衙门里种些什么树都不告诉家人,可见他居官何等谨慎,《汉书》的作者班固对此的评价是:“其不泄如是。”

    孔光,字子夏,曲阜人,是孔子的十四世孙。他任职期间肯钻研,熟习掌握各种制度及法令,工作又极其认真负责,许多难题迎刃而解。他经常深入基层,检查冤狱,教化风俗,赈济灾民,无不得心应手,“由是知名天下”。由于他业绩不凡,又懂得保密自处,知道什么该说该做,什么不该说不该做,所以一直得到皇帝的信任,最后官至大将军、丞相、太傅、太师等。当他七十岁病故时,朝廷令谏大夫持节护丧,公卿百官吊唁送葬,谥“简烈侯”。可谓荣耀至极。

    明代开国文臣宋濂是孔光的粉丝,他一生以孔光为榜样,也十分注重保密工作,在家里自己的居室题了两个字:“温树”,逢“客问禁中语,即指示之”。他深谙为官之道,知道在皇帝身边做事要尽心,也要格外小心谨慎,宋濂因此深受朱元璋的器重。

    孔光、宋濂二人都有一个共同点:虽位极人臣,掌握国家重大机密,却愿意做一棵温树,视保密为性命,最后都得到重用,得以实现人生的价值。

   “温树”刚好相反的一个典故叫“喜鹊嘴”。唐德宗当皇帝时,宰相窦参常与侄子窦申参谋人事任用,每次商议好任命某人为某官的决定后,窦申便立即泄露给当事人,以让当事人对他行贿。由于窦申喜欢到处乱说泄密,时人给其起了一个绰号“喜鹊嘴”。皇帝知道这事后,最后窦申被赐死。

    孔光、宋濂深知“事以密泄,语以泄败”。明白自己天天在皇帝身边走动,“内幕消息”多,必须谨言慎行。而窦申却以泄露朝廷机密谋取私利,不仅得了令人不齿的“绰号”而且丢了卿卿性命,以致身败名裂!

古今同理!

能否严守保密纪律对于国家公职人员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更是高压线。如果我们公职人员不能从政治的高度来认识保密纪律,不时刻紧绷保密这根弦,不践诺自己的入党誓词:“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泄密的后果很可怕,结果很悲剧!

“不入沙门不受戒”,就连“佛门”都有很多清规戒律,何况公职人员?我们公职人员,掌握部分国家重要秘密,必须履行保守国家秘密和工作秘密的义务,绝不能把自己等同于普通公民。

手握国家秘密的国家公职人员要以孔光、宋濂为榜样,常思“温树”;以窦申之流为戒,从中汲取教训,做到“知道的不说,不知道的不打听”。不能逞一时口舌之快,绝不能为了一己之私故意泄露机密,最后触犯党纪国法。

(作者单位:浙江省德清县纪委监察委)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