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所谓先生传 | ||
| ||
胡适曾经问过:“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 诸君肯定已知道答案:“差不多先生。” 其实,这位差不多先生还有一位异姓兄弟——无所谓先生。 无所谓先生比起差不多先生来说,名声可谓旗鼓相当,不相上下。你一定也见过他,一定也听过别人谈起他,无所谓先生的名字也天天被挂在大家的口头。 无所谓先生的相貌和差不多先生一样,说不说也无所谓,反正也差不多。有人夸他凡事想得开,活得豁达,也有人指出,无所谓先生就是生性懒惰,常怀侥幸,以为这也无所谓,那样做也无所谓。 他常常说:“有什么大不了,我们又不是做什么大事的,反正无所谓。” 无所谓先生上大学的时候,一次和同学去网吧上网。就在游戏打得正酣的时候,电脑屏幕突然弹出一个界面,需要输入身份证和其他相关信息,才能进入下一环节。他想:这也无所谓,不就几个数字吗。于是,无所谓先生毫不犹豫地把信息填写完毕,继续玩起来。 结果没过两天,还在睡梦中的他,就突然被电话吵醒,电话那端传来妈妈惊慌失措的声音:“儿子,你怎么了啊!有人打电话给我,说你住院了!妈妈是不是要马上打钱给你啊!” 原来,无所谓先生的妈妈是接到了诈骗电话。骗子的手段极其高明,电话里面他的姓名、年龄、学校等情况掌握得一清二楚,无所谓先生这才意识到,可能就是因为前几天在网吧的那次,导致了个人信息的“泄露”。但转念一想,反正又没被骗到钱,“无所谓吧。” 无所谓先生工作了,领导看这个小伙子样子老老实实,性格温温和和,就让他当起了秘书。平时,果然工作也算踏实,问他有什么需求,他都说:“无所谓,无所谓。”领导以为他吃苦耐劳,同事以为他无欲无求,在和朋友聊天时,无所谓先生才吐露了实情:“现在不就是安安稳稳吗,我们又不是什么特殊单位,无所谓。” 一次,领导派他去领取一份机要文件,并要求做好归档工作。无所谓先生取回文件后,突然有急事,就把文件随手搁在了办公桌上,门没关,就出了门。 结果回来后,机要文件竟然不翼而飞。无所谓先生向领导汇报了,调出监控,才知道原来是保洁阿姨进来打扫时,机要文件掉到了地上,被当成废纸,装进了垃圾袋。同事几人在垃圾堆里翻来覆去找了半天,终于找回了文件。事毕,无所谓先生被单位通报批评,并责令作出深刻书面检讨。 在对无所谓先生进行后续调查时,才发现,他经常用U盘拷贝内网文件,他回复:“我有时候得带回家工作啊,这又无所谓。”也没有按照规定处理好相关文件,他喃喃自语:“哪有那么多文件不能泄密,无所谓啊。” 无所谓先生当即被调离了岗位。他仍觉得自己并没有什么主观过错。朋友看他心情抑郁,就邀他一起吃饭。 觥筹交错,他把单位里的事儿狠狠吐槽了一番。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朋友突然捕捉到了一件感兴趣的事,立即向他刨根问底。无所谓先生醉得晕晕乎乎,想着,这是好朋友,告诉他一人也无所谓。于是,一五一十地对朋友说了。朋友佯装不信,非要他拿出证据来。无所谓先生好面子,就在次日回单位找资料,虽然看到这资料上写着斗大的“不能外传”四字,还是抱着侥幸心理,想着:我又不拍这几个字,无所谓无所谓。于是,将文件拍给了朋友看。 就在这“无所谓”的一念之间,无所谓先生终于酿成了大祸。朋友得到照片后,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在网上疯传。 当警察询问无所谓先生时,他还在说: “我不是故意的,真的以为这没有什么关系啊,所以告诉朋友一人也无所谓啊。” 无所谓先生最终被判以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锒铛入狱。 有人说,无所谓先生是个好人,他也没坏心;有人说,我们这普通人还能犯这种泄密的大罪吗;更有人说,我们不也和无所谓先生差不多吗,真是小题大做。 诸君,殊不知,保密工作就在身边,时时警惕才是关键。抓保密需要小题大作,防泄密更要谨慎细微。没有树立保密意识,只会让自己在一次次看似无关痛痒的“无所谓”后,尝到“有所谓”的恶果。 希望没有下一个无所谓先生。 国家税务总局绍兴市税务局 黄珣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