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动态 >> 各市动态

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 张困斋的革命精神激励后人
发布日期:2024-07-09浏览次数:

“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共产主义在中国的实现,我愿牺牲我的一切,连我的生命。”在23岁最好的年华,写下的誓言,终究是用生命来兑现。

他是张困斋,1914年出生于浙江宁波,1949年5月7日与秦鸿钧、李白一起被国民党枪杀,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原型之一,一位为了新世界的到来,斗争在隐蔽战线、长眠于黎明前夜的共产党人。

当滴滴答答的电报余音穿透岁月,回响在一代代人的心头,许多人记住了他的样子……

微信图片_20240709165203.png

2024年6月28日,纪念张困斋烈士诞辰110周年活动在他的出生地——宁波市北仑区小港街道举行。数十位嘉宾专家济济一堂,追忆革命烈士短暂却波澜壮阔的一生,畅谈伟大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意义。

微信图片_20240709165523.png

上海中共党史学会、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静安区文化旅游局、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管理处、上海市静安区文物史料馆、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研究中心、中国保密协会、智慧星光新媒体研究院、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和浙江省国家保密局、宁波市国家保密局相关负责人等40余人参加。

微信图片_20240709165622.png

“这次纪念张困斋烈士诞辰110周年座谈会,是对革命烈士的缅怀,是对红色根脉的赓续,是对红色精神的传承”,宁波市国家保密局副局长麻会昌说,“让我们通过追忆,去寻访、去感受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本色和使命担当,去守护一段永不消逝的红色记忆”。

微信图片_20240709165709.png

在家人眼里,张困斋是情深意重的儒雅书生,眼里、心底藏着款款深情。

“我3岁那年,有点懂事了,看到家里墙上挂着一张陌生人的照片,就很好奇‘这是谁呀?’母亲说,这是外公张承宗的弟弟、二外公张困斋,是我们家最重要的人。”张困斋侄外孙沈小平的回忆,真实还原了一个赤诚勇敢的青年。

微信图片_20240709165749.png

张困斋又名“人杰”,其精神无愧此名。

宁波市委党史研究室党史处处长张水利,将同为北仑籍革命烈士的张人亚,与张困斋进行了对比,发现两人无论是姓名籍贯、人生际遇或是革命历程,都有惊人的相似点。更重要的是,他们身上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为人民解放不懈斗争的革命精神,都让他们永远活在中华儿女的心中。

微信图片_20240709165836.png

“革命先烈的事迹要持续挖掘、梳理、凝练、升华,这是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中国保密协会常务理事、理论文化分会主任、国家保密专家吴同斌就传承红色基因,提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更从保密角度解读了张困斋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忠诚的思想品德。

烈士的故事,以不同的媒介讲述,通过不同的形式传播,源源不断,生生不息。慷慨激昂的故事有了生活的温度,英雄就变得更真实具体,也更容易让人接近和铭记。

微信图片_20240709165931.png

新时代,我们要持续挖掘利用好红色保密资源,发扬红色保密传统,传承红色保密基因,讲好红色保密故事,锻造忠诚干净、担当作为品质,切实推动保密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安全保密保障。

供稿单位:宁波市北仑区国家保密局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